晶相光董事長何新平小檔案.jpg

 

 

晶相光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何新平,是北京清華大學微電子所第一名畢業的高材生,在清華大學求學時期,結識以師兄弟相稱的學長陳大同,進而一頭栽進IC設計領域。

 

陳大同是中國兩大IC設計公司豪威(OmniVision)及展訊通信的共同創辦人。何新平說:「因為師兄的引薦,讓我在豪威學習成長,日後也一樣走向創業之路。」

 

這家在興櫃8年IC設計公司終於要上市為何最高興的是黃崇仁? | 信傳媒

 

晶相光 感測新台灣之光 : 2018-07-08 聯合晚報/記者張家瑋/台北報導

 

全球前三大影像感測器供應商晶相光,是IC設計中少數CMOS專攻安控,並成功開發基因定序晶片的公司,領軍靈魂人物董事長兼總經理何新平,被譽為CMOS重量級大師。

 

十年磨一劍才掛牌

 

何新平在美國豪威(Omni Vision)與台積電合作期間,曾創下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開發上線製造的紀錄,自今無人能破;他視晶相光為親手帶大的孩子,輔導上市長達八、九年時間,十年磨一劍,不到最好、絕不輕易掛牌,正如該公司寧可捨棄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專注高度客製化利基型產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一貫堅持。

 

董座是CMOS先鋒

 

華裔美籍的何新平是北京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碩士第一名畢業的高材生,當年電子科技人才多從事消費性IC領域,CMOS影像感測器算是相當冷門領域,何新平回憶,畢業後原本從事軟體開發設計,同門師兄是豪威及展訊共同創辦人陳大同及另一位老師。當時化他們問:大家都是學設計的,要不要一起合作?

 

就這樣,何新平1995年加入豪威,一腳踏入CMOS領域,當時從事CMOS的人很少、很冷門,但他從不擔心未來出路,只要有一技之長,工作很容易找,沒有冷門而做不起來的事業。

 

不走紅海 聚焦利基

 

何新平說,晶相光一開始經營策略方向清楚,手機競爭激烈、「紅海市場我們不做」,只聚焦瞄準高端利基型市場,晶相光是「有所為、有所不為」,一旦瞄準好便全力衝刺。就像跨入生物醫療晶片,以晶相光這樣資本規模不大的公司,卻能與全球基因定序龍頭Illumina合作。

 

何新平表示,Illumina當初也找了許多知名IC設計公司,多數公司不是技術上無法克服,不然就因客製化量小,太耗費企業資源而興趣缺缺。唯獨晶相光的研發能力技術,從電路設計、製程技術、到光學模擬,可針對客戶需求提供專屬的設計製程與方案,打動客戶的心,晶相光實現客戶交付設計理念進而執行開發製造,展現高度客製化核心價值所在。

 

與台積電合作寫紀錄

 

對何新平而言,剛進豪威是菜鳥,離開時已是營運長,豪威漸漸茁壯到可與當時的索尼、三星匹敵,令他感到驕傲。

 

另一個事蹟則是豪威與台積電合作,從製程開發到產品上線製造,僅僅花了10個月時間,創下台積電最短記錄,至今仍無IC設計公司打破,豪威與台積電合作開發BSI製程生產的CMOS,第一個客戶就獲得蘋果iPhone採用。

 

2011年走上創業

 

幫助兩家公司成功打入蘋果供應鏈後,2010年何新平離開豪威,一開始本想退休的他,一些投資界朋友希望他出來開新公司,加上以前公司團隊的朋友也希望他出來,2011年促成人生創業轉折之路。他笑說,創業很辛苦,但團隊專業能力強,因此,新公司成立後很快就推出新產品,令人欣慰。

 

運用研發技術攻高端

 

2012年新公司與晶相光合併,當時考量美國研發能力強,而台灣則以製造能力見長,CMOS重視的是製程客製化程度,在這方面雙方具互補性,2014年營收全數來自自行開發的產品,而晶相光踏入市場正值VGA轉向720P,晶相光看準市場趨勢,順勢搭上安控高度成長列車。早期晶相光產品以中低端市場為主,不過,近年來,安控市場競爭激烈,晶相光因應的策略明確,先從電路設計上改良降低生產成本,在價格不變,今年產品較去年成本降低20%,因此,晶相光產品價格降低,但毛利率仍維持一定水準。

 

另一方面,晶相光運用研發技術優勢逐漸往高端產品發展,目前畫質要求越來越高逐漸走向2K4K,現行主流規格為1080P,晶相光針對高端市場將推出最高等級1,000萬畫素,所要挑戰正是全球CMOS龍頭索尼。未來更計畫從安控走向高單價、高毛利的工業用感測器市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k1616tw 的頭像
    cck1616tw

    星星愛的傳說

    cck1616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