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聞/記者顏真真/台北報導
2018年9月17日
被視為銀行績優生、也是銀行股股王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預計10月19日興櫃轉上市,17日舉辦上市前業績發表會。由於上海商銀也是唯一拿到金金併「非合意併購」門票的非金控的銀行,上海商銀總經理陳善忠受訪時也鬆口表示,上市目的就是籌資管道多元化,資金來源較充裕,可擴展業務、有機會併購,「既然主管機關對我們有這樣的肯定,我們也會好好評估」,並將以銀行為優先,不排除任何機會。
上海商銀1915成立於上海,由銀行家陳光甫所創辦,當年由資本額10萬元小規模經營起家,4年後,當時棉紗大王榮宗敬、也是現任上海商銀董事長榮鴻慶的父親注資上海商銀,成為最大股東,百年上海商銀因而與百年榮家畫上等號,並在不到20年就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民營銀行之一,就連國父孫中山也曾是上海商銀的股東。
不過,由於歷史的因素,上海商銀後來跟隨政府遷移來台,先於1954年重新註冊登記,在台北市成立總管理處籌措復業,經過10年的努力,1965年6月在台北市館前路正式復業,成為我國唯一從大陸來台復業的民營銀行,成立已達103年、深耕台灣也有53年,而高齡95歲的榮鴻慶更是國內最資深、最高齡的銀行董事長。
上海商銀目前資本額407.9億元,今年6月底淨值約1,234億元,每股淨值30.35元,其由興櫃轉上市,目前市值約1450億元,也將成為我國今年股票市場最大的上市案,也是今年唯一上市的銀行股,17日興櫃收盤價35.5元,若以目前在興櫃及上市、櫃掛牌的銀行股來看,為銀行股的股王,與銀行股股后京城銀為「唯二」股價突破30元的銀行股,其餘銀行股股價多為10幾元。
其實,在大型金控夾擊下,台灣中小型銀行要脫穎而出,並非易事,有些甚至已被併購,而上海商銀向來是國內銀行的獲利模範生,經營績效更一直名列本國銀行前段班,2017年稅後每股盈餘新台幣3.04元,配發現金股利1.8元,現金股息殖利率約5%,股利相當吸引投資人;2018上半年稅後盈餘66.5億元,較上年同期成長6.8%,稅後每股盈餘1.63元,優於上年同期的1.53元,此外,今年6月底逾放比0.27%,備抵呆帳覆蓋率506.17%,資本適足率13.83%,第一類自有資本比率12.30%,財務算是相當健全,而股權也集中,因此市場都以「默默賺錢」的銀行稱呼它。
也因此,上海商銀還沒上市就已吸引機構投資法人及一般投資人的高度興趣。上海商銀配合上市承銷作業,將發行新股2250萬股,其中保留250萬股供員工認購,其餘2000萬股全數於股票上市前公開承銷,當中1600萬股訂於9月28日至10月2日進行競價拍賣,400萬股訂於10月8日至10月11日進行公開申購,預計10月19日掛牌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金管會推動金金併,開放「非合意併購」,而目前符合申請條件的買家有5家金控及6家銀行,其中上海商銀更是唯一非金控的銀行業者。對此,陳善忠17日也鬆口說,雖然目前遊戲規則還沒出來,「但主管機關對我們有這樣的肯定,我們會好好評估,當然不排除任何機會,銀行或其他都有可能,上市後會做考量」。至於是否已有接觸對象?他說,「還沒有,最近才知道有達標可以去做評估。」
目前上海商銀國內有69分行,在香港、越南、新加坡也設有分行,在泰國、柬埔寨及印尼則設有辦事處,今年6月也獲金管會核准於台北市、新北市及新竹市各設立1家新分行,8月再獲准向大陸申請設立無錫分行。
此外,上海商銀在香港亦擁有持股57.6%的子行上海商業銀行,該子行在香港地區有44家分行,在美國紐約、舊金山、洛杉磯、英國倫敦及大陸深圳、上海亦設有分行,在上海自貿區則設有支行,使得上海商銀的營業據點橫跨歐美及亞洲,國際金融服務網絡相當完整。
不過,陳善忠認為如果要發展普惠金融,國內69家分行數還不算很多,內部評估最適切規模起碼要70家以上,未來還有空間朝這方向去做。
至於是否併購壽險公司?陳善忠指出,目前非金控壽險只剩下4家,上海商銀過去沒有保險業務經驗,只專精銀行業,因此未必一定要有壽險,畢竟不是熟悉的業務,也許可以透過與保險業者策略合作,只要引進保險產品給客戶,不需製造保險產品。
對於政府開放2張純網銀執照,陳善忠說,目前已有3組人馬表態爭取,加上目前銀行也一直在發展網銀,而純網銀監管標準若與銀行一樣,其業務發展是否可能像銀行一樣,就很難講,而上海商銀過去一直以來就很積極發展銀行數位化、網路銀行及行動支付,數位帳戶也不需到銀行,與純網銀差不多,而一般人對銀行也較有信任感,若銀行自己發展數位純網銀,創造另一個環境,某種程度也可吸引年輕人與銀行往來,亦即上海商銀應不會再投資純網銀。
此外,陳善忠也透露,上海商銀在金融創新這塊不遺餘力,包括參與財金公司的金融區塊鏈資訊查詢服務專案,而且上海商銀也將進駐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參與數位沙盒、企業實驗室兩個計畫。
留言列表